助推沧州经济社会发展,师院名师、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董振怀参加大运河长卷创作

时间:2019-11-20点击数:

董振怀,副教授1962年生,河北沧州人。 1989.7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1989年分配于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工作,原为艺术设计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沧州市美协副主席、民盟沧州市美术院副院长、中国民族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侨联徐悲鸿画院画家,曾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天津美院。

董振怀老师

中国画写意艺术研究会即将在沧州博物馆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画展,届时,一幅神秘“大画”会惊艳亮相。说它大,不只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沧州运河的最长画卷,更因为它穿越时空鸟瞰大地,联结历史、现在和未来——运河成为一个时间轴,徐徐展开,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丰沛视觉;还因为,这长卷,是多名画家集体创作,历时数月,集众人智慧于一体,融不同艺术风格于一画,而呈现出整体和谐的画风。

悠悠运河水,殷殷故乡情。《大运沧州盛景图》是沧州中国画写意艺术研究会优秀的书画家团队创作,是我们团队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的一份厚礼。这幅作品全卷长21.6米,高为2.15米,共分为三卷。第一卷:古运灿烂;第二卷:新运辉煌;第三卷;运河畅想。作品以纵穿古今的沧州大运河为主线,以仙鹤鸟的视角俯视大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个作品是为了响应习近平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献给祖国70周年生日的一份厚礼。以运河为轴心,把沧州的杂技武术、古迹名胜、运河景致、民俗风情、地标建筑、生态环境、畅想明天,都收入同一画面,古今未来,不同时代的人物点缀其中,强烈的时空感、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大运河有大文化,须有大意境大气象。这幅画越画越让我意想不到。这样的巨作,没有艺术家的深厚情感、内心正气、信仰担当,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国画写意艺术研究会顾问、80岁的尹默先生这样说。

《狮城新貌》 董振怀老师作品

《大运河》 本作品将展于2019年盛世丹青书画作品展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颂沧州70周年来的建设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沧州中国画写意艺术研究会积极响应党和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组织研究会骨干画家集体创作大型中国画长卷《大运沧州盛景图》,为大运河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在画家们的笔下,蜿蜒的运河是柔动的,水气氤氲,高天流云,几如仙境。它从历史中走来,古建老屋,烟村人家,布衣平民,推车挑担,四行八作,人在景中,景因人丰。人虽小到寸余,却面目分明,表情生动。更有习武的、练艺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但今已不在的景观,在画面中都可以看到:不仅有现在的清风楼,还有朗吟楼、南川楼,以及鼓楼、古塔、水月寺等遗迹再现。

画到彩虹桥,视线进入当代,发展中的沧州有那么多地标性建筑,场馆、广场、商厦,林立的楼群,在这里都错落呈现,今日沧州的美景尽收眼底。或许,那个在足球场上奔跑的身影就是你,那个在河边疾行的队伍就是你所在的健走队,新沧州,新生活,生态宜居,幸福时光,洋溢画中。还会看到70只白鸽放飞蓝天,不只灵动了画面,更是画家们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加入的元素。

整幅画是淡绿的色调,看起来和平安详,沉静古朴,养眼怡神,就是我们想要的家乡的样子。画幅徐徐再展,我们看到了那个“Ω”形状的大运河公园,那里不只有绿地、花树,还矗立起了现代感十足的大运河博物馆、引人遐想无限的科技馆、绿色覆盖的生态馆、莫比乌斯环造型的桥。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大运河公园中心的那座雕塑,以动车、帆船、飞机创意造型,灵感来自沧州现在的高速网、高铁、港口海运,还有即将成为现实的民用航空。沧州的未来,是一个海陆空齐备的速度城市。

一边是飞一般的速度,一边是悠然的慢生活,康养小镇绿树掩映,疏淡怡然,美丽宜居体现得淋漓尽致。抬眼望去,长河连海平,风正一帆悬,象征沧州如一艘巨轮,正扬帆起航。

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梦想,在这里交汇、升腾,大运河的明天,就是沧州的明天。看到这里就明白,这幅长卷,不只是尺幅大,而是大在气象、情怀,是画家们用心底的热爱描摹的美丽沧州梦。边看画,边听创作人员们讲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群中青年骨干画家,大家同感的是,有幸参与到这样一幅作品的创作中来,累并快乐着。

本次大运河画作,对董振怀老师进行采访

小编:董老师,在本次《大运河》的画作中,您在创作中遇到的难点是什么?

董振怀老师:难点就是如何表现在一个画面中去反映大运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场面,如何将大运河的一个贯穿整个的画面,表现出河海一体、沧海桑田的一个整体构思。这个过程,煞费苦心,经过反复修改和打磨,先后共创作了15个草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最难的应该是畅想部分,古代的部分有文字和图片记录可以参考,现代部分就是现实的一个场景,那么畅想部分既没有资料,也没有现场的景物,所以说就得靠想象。

小编:老师,您可以具体谈一下畅想部分的创作过程吗?

董振怀老师:畅想部分,就要我们遵照绿色、科技、共荣等理念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和储备的一些资料来展现未来的大运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几次的修改,推翻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案,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幅沧州的历史巨作, 也是给我们的祖国70周年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

小编:您能谈一下对《大运河》画作赋予的感情吗?

董振怀老师:大运河作为母亲河,惠泽着沧州这片土地,养育着两岸的人民。保护好大运河,利用好大运河,研究好大运河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作,让这条母亲之河焕发青春造福人民是我们每个人的期望。参加《大运沧州盛景图》的创作既是荣幸,更是责任和担当。

团队合作共同创作

畅想未来过程

《大运河》创作过程

《大运河》画作细节

撰稿:张亚雪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