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展"行走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时间:2025-03-17点击数:

2025年3月13日,我院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139名学子们踏着初春的晨露,在张瑞卓、许国超、王琦三位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寻根之旅。此次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课堂延伸至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沧州市博物馆的实践教学,标志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新步伐。

在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师生们沿着"流动的文脉"主题展陈,系统梳理了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非遗图谱。当沧州武术的飒爽英姿遇见苏绣的细腻针脚,当德州黑陶的朴拙肌理对话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绚丽色彩,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碰撞激发出阵阵创作灵感。同学们表示:"以前在课堂上学习非遗文化总觉得隔着一层纱,今天亲眼见到大运河沿线的众多非遗展示,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非遗文化的精髓,也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珍贵素材与设计灵感"

沧州市博物馆的丰富陈列成为移动课堂的第二现场。从沧州武术的习武器具到明清漕运商贸文书,从铁狮子的铸造工艺到吴桥杂技的表演道具,每件展品都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通过实地参观,发掘最具沧州符号的文物,用视觉语言解构其文化基因,思考如何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美学的文创产品。这种"发现问题-现场研讨-即时创作"的教学方式,让知识获取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建构。

此次实践教学建立了"场馆即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文化认知、实地考察、创意转化等环节有机串联。同时,本次考察成果将转化为沧州大运河主题文创设计作品,优秀作品有望与沧州大运河集团开展合作开发,构建起"专业实践对接社会需求、教学成果服务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闭环。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