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专栏:美术学院《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艺术沙龙如约而至!

时间:2022-04-16点击数:

教学科研专栏:美术学院《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艺术沙龙如约而至!

为提高同学们对美的鉴赏力和对艺术的感受力。2022年4月13日晚,美术学院开展以“立象以尽意 :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解读尝试”为主题的线上课程艺术沙龙。我院荣幸邀请到自由艺术家吕连涛、自由艺术家商书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亮、教育学博士王馨若、历史学博士陶文芳、《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马坤、《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李亚平八位专家教师为大家进行解读,沧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吕炳君,美术学院副院长王通,美术学教研室主任孟涛,教师代表杜飞以及全体20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参加本次会议,由美术学博士付鹏飞主持。

老师们认真讲解

会议开始,副院长王通代表美术学院欢迎了,各位专家的到来,并对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科研业绩进行简要的解读。此次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论坛的解读与讨论,是《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的有效延伸;是专家云集,思想碰撞的魅力舞台;更是美术学院涵养学术氛围,打造学术阵地迈出的坚实一步。

王通副院长发言

随后,主持人付鹏飞有请自由艺术家吕连涛为同学们展示他的艺术想法以及艺术创作。

自由艺术家吕连涛则表示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创作角度上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手段来表达,他自身有时会用简单抽象的图案,来表达某种情感。而他的作品一般是带有一些动态实物,会采用带有雕塑感和交互性的东西,并与自身情绪相结合。他还说到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

自由艺术家吕连涛进行发言

接着,主持人付鹏飞提出:“约翰▪博格在《观看之道》中的阐述‘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创作背景。’请自由艺术家商书倩谈谈自己的理解。”

自由艺术家商书倩对此谈到在创作的时候应有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要把某种元素转化为一种陌生的处理方式,进行超现实化,从而达到某种效果;将单一的东西拼凑在一起,从而在画中形成连贯的元素。作品中的脉络是对自我成长和内心的一种关注,也是对情绪的发泄。她更趋向于对画面极简化的表达,画面大面积出现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处理。在画面表达上会将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结合进去,然后将作品创造出来。

自由艺术家商书倩进行发言

商书倩老师发表见解后,主持人付鹏飞提出:“在艺术创作中如何激发无意识和本我,突破下意识和自我的防线,表达出意识和超我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亮讲到通过平视的方式可以抛开一些问题,同时让他们在同一空间中形成某种对话,因为画面有时会被空间透视和场景所束缚。在题材深度挖掘上形成一个系列后就会形成一股力量,从而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在创作中,将比较自然的一面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偏抽象的美感,图像也会随之存在价值。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亮老师进行发言

之后,主持人付鹏飞提出:“美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问题,请《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马坤为同学们抒发见解。”

《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马坤针对本次主题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谈到共性是否对,个性是否错是值得大家去认真思考的,艺术规律本身是固有的本质,存在必然的联系。她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应充分发挥创造的想象力和作品的表现力。而对于传统的割裂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比较,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前人创造成果的一种让步,在起步,然后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规律。

《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马坤进行发言

然后,主持人付鹏飞说到:“解释学代表加达默尔,从海德格尔理论中吸取关于存在和历史性思想,提出“效果历史,从而主观和客观也就对应了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那么有请历史学博士陶文芳从历史角度来聊一聊‘美’和时代背景。”

历史学博士陶文芳表示一切美都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一切美的创作与审查也都不自觉地受到了时代及自我思想意识的影响,那么,所有美的创作与审查就都具有了历史的局限性:人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但审美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强加于人,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有能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历史学博士陶文芳进行发言

主持人付鹏飞表示:“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是我们同学们将来可能走到岗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请各位专家老师给同学们简单聊一聊。”

《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李亚平结合课程本身对同学们讲到对于美的感受,同学们要以一个批评人的身份去听,以自身视角去感受并且去研究,未来做美术教师或进行美育时也不仅仅是教师的身份,也是一个艺术家和批评人的结合。

《美术鉴赏与批评》任课教师李亚平进行发言

教育学博士王馨若以美术教师的角色谈到美术教师是向导,也是心理,最重要的使命则是培养学生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是美玉。要把美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以美育心,以美育性,自然而然就能让学生创造出美,自己也能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教育学博士王馨若进行发言

我院教师杜飞表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都是不太一样的,对于美,无论从认知还是形式都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揭露事物本质的东西就是美的,但它也是具有局限性的,所以同学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或学术交流的时候,对于艺术的推进也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我院教师杜飞进行发言

讨论中,主持人付鹏飞作为美术学博士也频频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各位专家教师激情讨论,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推进我院学术氛围,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主持人美术学博士付鹏飞

紧接着,部分同学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美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

马坤老师:“普遍性与特殊性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以这个价值为基础,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那么艺术是有规律的,它本身就是固有本质的一个必然的联系。”

问题二:“在艺术创作时,灵感和改造的精神是怎么来的?”

吕连涛老师:“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创作本身就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创作时使用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表达和感受,我们和作品形成沟通的时候,才能呈现出完整的作品,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和作品形成互动。”

问题三:“在历史的角度,美是什么?”

陶文芳老师:“在历史的角度,一切美也带有局限性,我们逃不出现实的束缚,也打破不了现实给予我们的认知,我们总是带着现代的思维去研究千年前的事情。每一个历史判断的基础都是实践的需要,一切美的创作与审查也不自觉地受到了时代和自我思想意识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多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审查和包容更多的美。”

问题四:“创作时,没有灵感怎么办?”

商书倩老师:“我通常会在日常的小事中,突然出现某些想法,我会用草图的方式将他记录下来,但不需要立刻去创作。我会用感性的方式去呈现画面,然后用理性的方式去想过程。我们要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事情,并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高度灵感迸发的状态。”

同学们认真聆听

此次课程艺术沙龙的顺利开展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在此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老师们与专家们的热切交流,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