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绘画3班《综合材料语言实践》教学案例总结
课程名称:
综合材料语言实践
课程类型:
专业提高拓展选修课程
所属学科:
美术学
班级:
2018级本绘画3班
任课教师:
古光辉
思政育人目标:
本课程是为艺术类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而设置,通过中西艺术语言的比较学习,通过形、色、质造型语言构成与表现的训练,以及绘画创作等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文化内涵和综合创新能力的课程. 通过材料媒介与技能表现的综合, 扩展学生的作画和创作思路,提高学生创作及动手能力。同时,深刻理解本课程与油画中有关内容的内在联系,为油画写生和创作做准备。培养学生对综合材料绘画概念的认知。强调东方材料的特殊审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教育实施过程:
一、综合材料基础开篇。
讲解综合材料的相关概念知识,重点讲述材料分类、表现方式及特点。赏析历代大师材料作品或国内材料画家作品(网络课堂、中国人民大学慕课、自制视频)。教学方式为雨课堂、微信、qq、线上线下结合。
一、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各种材料的探索,组织学生小稿练习。
1、学生完成黑白构成训练1幅,尺寸8开纸。
2、学生完成材料技法实验2幅,尺寸不限。
三、课堂专题讨论,启发学生。
综合材料语言实践这门课程,我们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为了便于大家能够了解这个全新的课程,我用录制视频的办法,不断的让同学们反复的观摩。由于受到各种工具、材料的限制,反而激发了同学们异想天开的性质,不择手段,因材施用,使画面呈现出多元的气象。油、盐、酱、醋、酒精、洗衣粉等材料儿奇妙的反应,让同学们也找到了快乐和欣喜。综合材料课程的难点在于多样的实验效果该如何同表达内容和主题相衔接。抽象、自由的画面,又该如何体现国家的时代气息。这让我想到了赵无极老先生的一件作品叫《复兴的气象》,这幅抽象画是他在感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有感而发创作完成的。因此,课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对国家日新月异发展的气象进行思考感受,用抽象的语境来表达对复兴的理解与期待。克服先前的具象思维,克服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大家的感受在兴趣的支配下充分的释放,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作品还可以这样表达,这也是我对课程思政融入综合材料课程的个人见解。
教学成效:
通过对综合材料的学习,本班学生在平时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专业学习热情,绘画的积极性比往届有提高,对思政要素的理解比较深入,最后的长期作业也反映出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很强,但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同学在家找到的材料受限。但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各种材料的实验,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与提高表现能力。教师培养与启发学生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及创作主题尤显重要,激发他们对绘画形式探索的兴趣。
持续改进措施:
1.分类引导,因材施教。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每个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追踪分析,建立分析模型,精准分析学生的状态,对症下药,确保每位学生不掉队。
2.专家领衔,知识模块化。
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自信,在今后的课程内容设计中实施模块化的教学设计,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相关知识,每个专题设计相应的任务,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带领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课题,使学生切身感受综合材料语言实践相关领域专家的学独到之处,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
教师作品赏析:
学生作品赏析:
贾芷倩
田家宇
杜浩欣
田泽伟
张子萱
王敏
董凯斌
祝洁
杨洋
董凯斌
王敏
张馨艺
王敏
迟冰冰
贾芷倩
刘星雨
刘笑宇
陶明月
张敏
贾芷倩
王池
2020级专接本美术学《综合材料语言实践》教学案例总结
课程名称:
综合材料
课程类型:
学科拓展特色课程
适用专业:
美术学
项目负责人:
张菲菲
思政育人目标:
本课程是根据艺术类学科交叉的发展前景而设置,通过中西艺术语言的比较学习,对形、色、质、造型语言构成与表现的训练,以及绘画创作等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文化内涵和综合创新能力的课程. 通过材料媒介与技能表现的综合训练, 扩展学生的创作思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点,鉴赏分析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综合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综合材料写生创作,并且提高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了解绘画材料的发展历史。通过实验,丰富学生的绘画语言,增加画面表现能力。培养与启发学生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及创作主题,激发他们对绘画形式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特色:
综合材料绘画在充满生机的20世纪艺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尚属新学科,它充满着挑战与发展空间。以物质材料作为画面主体语言的绘画作品即可以是具象也可以是抽象,对综合材料语言的绘画研究与实践对于拓展艺术思维、更新观念、创造具有个性、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满足学院教学与学生绘画创作的需求。
三.教学方案:
教学理念:学习传统文化、构建民族文化、表现当代文化
教学原则:开放性、启发性、综合性、创新性
教学计划:
1.课程安排:分解—组合—创新;
2.课程内容:实践和研讨相结合;
3.教学方式:理论讲授、专家讲座、创作演示、交流研讨等;
4.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展出方式:专题创作与展览展示相结合;
教学成效:
1.将核心价值观、世界观和学习观落到了实处,围绕纸的特性,以对待纸的最基本的方式重新构想“纸”作为物的呈现——它不仅仅是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文化存在,还包括人类的行为、习惯、语言、物质生产对纸产生的影响,其中映射了人们对纸的主观性感知方式、理解力及通过纸与外部客观世界所发生的联系等等。
2.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视频、图文材料,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改变单一的考评方式、倡导多元的实践活动考评方式,集中进行研讨讨论室教学,课堂参与度高,激发学生的热情。
持续改进措施:
1.分类引导,因材施教。
为了近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每个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追踪分析,建立分析模型,精准分析学生的状态,对症下药,确保每位学生不掉队。
2.专家领衔,知识模块化。
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自信,在今后的课程内容设计中实施模块化的教学设计,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相关知识,每个专题有相应的任务,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项目,同时聘请各专题专家进行集中授课,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综合材料绘画相关领域专家的学习之道,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
教师作品赏析:
学生作业赏析:
郭柯鑫
许瑶
邓晓楠
张嘉慧
李东昊
李秀坤
钱浩
张玉儿
赵丁璐
郑懿文
尚丹丹
陈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