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专栏:美术学院24级绘画2班版画作品赏析

时间:2025-06-21点击数:

教学专栏:美术学院24级绘画2班版画作品赏析

前言

以刀代笔,以版为布。版画的魅力,不仅在于最终呈现的图像,更在于从制版到印刷过程中,对材料、技法与“间接性”的精妙掌控。本此课程,我们深入探索了木刻、胶版、等多种技法,在一次次尝试与修正中,体验着艺术创作的严谨与惊喜,他们既有对经典技法的严谨传承,也不乏对材料语言的创新探索。每一道刻痕都是思考的轨迹,每一次拓印都是情感的沉淀。

这次阶段性展示,是同学们学习成果的真实记录。让我们一起感受年轻创作者们如何以刀为笔,以版为媒,在方寸之间刻印无限可能。

——刘佳腾

学生作品赏析

作者:王睿卓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创作刻版画时,每一刀都需全神贯注。执刀力度与角度直接影响线条深浅、画面质感,稍有不慎便会失误。在木版上反复雕琢,看着图案逐渐清晰,虽过程艰辛,却满是成就感。刻版画不仅是技艺,更是内心与木版的对话,让我学会耐心与专注。

作者:次虹旭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版画里,钟南山的担当、十二生肖的灵动、门神的守护相融。刻刀下,传统与当代共鸣,生肖藏岁月温度,门神筑平安壁垒,钟南山成时代守护符号,以艺术之形,凝信仰传承、护佑山河的力量。

作者:董晨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创作版画时,我学到专注与耐心的重要性。下刀前需反复构思,一旦落刀便无法重来,这让我学会三思而后行;运刀力度的把握,教会我控制与平衡;而看着零散线条最终构成完整画面,更让我懂得坚持的意义,微小努力终将汇聚成独特的艺术成果。

作者:李思橦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执刀刻木时,每一道纹路都是与材料的对话,木屑纷飞间,思绪随刀锋游走。油墨滚过时,深浅浓淡晕染出独特肌理,将抽象意念凝固成具象画面。当纸张与刻板分离,揭开的不仅是图案,更是时光沉淀的惊喜,这便是版画艺术独有的治愈与浪漫。

作者:吕韩雪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版画创作如一场静默修行。刀尖划过木板,木屑纷飞,每道刻痕都是思维的具象化。调配油墨时,色彩的交融暗藏想象;压印的过程里,等待与揭晓交织。当成品剥离版材,那些未能精准复刻的细节,反倒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印记,让我懂得缺憾亦是创作的浪漫。

作者:乔晓琳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刻板画创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耐心与专注的重要。一刀一刻,需精准把握力度与角度,稍有不慎便会破坏画面。在漫长的雕刻过程里,心逐渐沉静,线条在木板上延伸,如同思绪的具象化。完成时,油墨拓印出的图案,不仅是艺术成果,更是自我沉淀的见证。

作者:李紫璇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制作版画的过程,像一场与时间、耐心的深度对话。刻板时,每一刀的深浅、走向,都决定着最终画面的模样,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这让我学会专注;拓印时,油墨的晕染、纸张的贴合,充满不确定性,却也带来意外之喜。完成时,看着独一无二的作品,我深刻体会到匠心与坚持的力量。

作者:王佳怡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执刀刻版时,木屑纷飞如时光碎屑簌簌落下。每一刀深浅、每一次转折,都藏着不可预知的惊喜与遗憾。木板的纹理似命运脉络,顺其势方能流畅,强逆之则易崩裂。这不仅是技艺的雕琢,更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在缓慢与专注中,领悟接纳不完美的从容。

作者:肖彤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刻胶板制作版画时,我深刻体会到它与绘画的差异。绘画是直接用画笔在纸上自由挥洒,注重笔触与色彩的即时表达;而版画需经刻制、拓印等工序,刻胶板的每一刀都决定画面形态,通过版与纸的转印呈现独特肌理,是一种间接创作,更考验对画面整体的把控与构思。

作者:薛子佳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刻胶板时,刀锋游走如笔,在柔韧的板面上勾勒线条,细腻与粗犷皆可随心呈现。不同于木刻的厚重,胶板的弹性赋予创作更多流畅感,每一次转腕、每一下施力,都能精准控制图案走向。偶然出现的细微变形,反而为作品注入灵动气息,让我体会到创作中规矩与自由交织的独特乐趣。

作者:闫嘉乐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执刀刻木时,每一道纹路都是与材料的对话,木屑纷飞间,思绪随刀锋游走。油墨滚过时,深浅浓淡晕染出独特肌理,将抽象意念凝固成具象画面。当纸张与刻板分离,揭开的不仅是图案,更是时光沉淀的惊喜,这便是版画艺术独有的治愈与浪漫。

作者:张璐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学习版画过程中,刻画门神时,其威严身姿仿佛守护力量穿透画面;塑造钟南山老师形象,刀刻线条间满是对医者仁心的敬仰。将十二生肖融入创作,以传统纹样展现生肖灵动。每一刀下去,都是对文化、对英雄、对生命的独特诠释,让我在方寸版面上感受艺术与精神的共鸣。

作者:张润怡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刻刀游走于板间,木屑簌簌落下,像是把脑海中的意象一点点剥离出来。滚墨时,油墨均匀覆盖,赋予刻板新的灵魂。拓印那一刻屏息凝神,揭开宣纸的瞬间,画面跃然纸上,满心欢喜。版画创作,是手作的浪漫,更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作者:孙莅翔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刀刻下,李延年的坚毅与十二生肖的灵动、门神的威严交织。传统符号呼应英雄风骨,生肖流转岁月,门神镇守山河,英雄护佑家国,于木痕间见传承与担当,悟信仰跨越时空,护佑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者:徐晨硕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刻制这幅英雄李延年版画时,刀触木板的震颤,让我共情英雄过往。斑驳墨痕,似岁月蚀刻的勋章,彰显他的热血担当。我以刻刀为语,致敬战功赫赫的英雄,愿这份厚重的家国情怀,借版画永存、传递。

作者:庾健齐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创作这幅版画,是一场探索黑白魅力的旅程。在刻板时,每一刀的深浅、走向,都决定着画面的呈现。油墨滚上的瞬间,图案逐渐清晰,那种期待感难以言表。这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自我表达的新途径,让我沉醉于版画独特的艺术语境。

作者:张洪达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门神、十二生肖与钟南山版画,跨越时空交织出守护与希望的力量。门神威风凛凛,千年间护佑家宅安宁,是传统信仰的具象;十二生肖轮回流转,承载岁月记忆与文化密码。而钟南山版画以刚劲线条勾勒医者仁心,他逆行抗疫的身影,恰似新时代的守护者。三者看似迥异,却共同诠释着人类对平安的永恒追求,传统与现代精神在此共鸣,传递生生不息的守护信念与坚韧勇气。

作者:甄志华

创作年代:2025年5~6月

创作心得:创作版画时,每一次刻刀游走都是内心的对话。木板纹理与刀锋碰撞,将构思一点点剥离、重塑。油墨的涂抹是情感晕染,压印瞬间,画面跃然纸上,惊喜与遗憾并存。这不仅是技艺的沉淀,更是在方寸之间,用独特的肌理诉说对世界的理解与热爱。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