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
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云鹤
副组长:美术学院何馥韬
成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富才宋薇
美术学院吴鹏王梦浩
撰稿: 刘云鹤宋薇
摄影: 封凯勇齐帅楠
插画: 王冉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跟随我校“追寻老英雄足迹,传承老英雄精神,概括老英雄事迹——不忘初心主题教育”的进行,为激发党员干部及师生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更好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19年11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美术学院联合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心向党,薪火相传”党建活动。11月27日,采访第三小组全体成员在刘云鹤老师的带领下,共赴沧州市荣军院对贾平爷爷进行了采访。
升平街巷,华灯初上,在和平年代的风和雨顺里再去回首那些年战火硝烟,隔着历史的藩篱,尽显了厚重与沧桑,大气与凛然。当年,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当年,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1952年,19岁的贾平便毅然从戎,投身于38军112师336团,赴朝参战,任336团董富元团长的警卫员。
参军求解放,赴朝打豺狼。芸芸众生中,有着这样一群人,气壮山河的战争记忆在他们心中永远鲜活,枪林弹雨的生死经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有细水涓流的感人心扉,又有英雄气概叫人嗟叹不已。我们亦是读着邱少云、黄继光,看过《英雄儿女》、《上甘岭》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战场上的他们,有爱、有敬慕,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念。贾老,已近耄耋之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兵士,然而奔赴前线,戍卫祖国,他从敌人的层层轰炸中活着走出战场,实属不易。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实的脊梁,捍卫了成立初期中国的尊严,树立了大国形象。老兵本身就是战争的烙印,是帝国主义屠戮的最好见证,他们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丰碑”!
出生于河北泊头,今年86岁的贾平老人已经是儿孙满堂。贾老告诉我们,回想这一生走过的路,当兵的日子是最难忘、最珍贵也是最惊心动魄的岁月。从参军入伍再到转业,贾老在军营度过了7个春秋。每当向儿子、孙子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岁月,贾老仍是满怀激情。年华虽逝,但历史会随光影的印记留下。每一位老兵,在战争中淬炼出的铮铮铁骨,成为了坚毅勇敢的战士。首先,我们来听一听贾平爷爷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吧。
祖国一声唤男儿去前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无数中华优秀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投身到壮烈的抗美援朝战火中。根据贾老的讲述,他于1951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52年入伍,一个月后,随38军离开家乡,离开祖国,奔赴朝鲜。
峥嵘岁月苦难撼英雄志
在讲述抗美援朝战斗过程时,贾老告诉我们,最苦的日子,就是在上甘岭战役里的煎熬和困顿。“我在为团长传达消息的过程中,和团长走散了,我就随着部队中其他营的战友一起躲到了一个空间狭小,还阴冷潮湿的山洞里。山洞里到处都在滴水,踩的是我们在积水上搭起的木板,有的地方都站不起来,大家一起紧贴着山洞内壁,靠在一起互相取暖。外面敌人的洋枪洋炮狂轰滥炸,里面是山水的滴答滴答。但我们都没想着放弃、想着当逃兵,就想着,一定要活着。”在这样一个常人连一天甚至一个小时都待不下去的境遇里,贾老和这几十名战友,竟然断水断粮躲了将近一个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贾老笑着说,“咬牙坚持呗,反正就是不能走。”这就是一名战士的初心与使命。贾老说,当有人意志薄弱、消极悲观的时候,就会想想自己为什么来,要坚定能够活下去的心,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饿了,就拿已经被冻的像石头一样硬的豆饼泡在积水里啃两口;渴了,就捧木板下面冰冷的山水喝。真是靠着心中那一点希望,还有班长、营长们的鼓励下,才坚持过来的。”那一个个不眠夜,敌人的轰炸“疯狂”不减,“很多战友都被炸伤炸残炸死了,个个都是20多岁的年纪,都埋在那儿了……”说到这里,贾老哽咽了。我们问贾老,“您觉得您是一位英雄吗?”他一边摆手一边摇头,说,“我哪算得了英雄啊!我好多战友都牺牲了,要不是他们,我根本不可能活到现在。他们才是英雄。”贾老还和我们讲起,“在一次攻坚战里,我们就是攻不下来,敌方的炮弹像雨点一样密,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攻过去,攻上去一波,死一波,刚才还和你说话的人,转眼就回不来了。为了抢时间,必须把敌人的那架大机枪炸了。我们隔壁团的一个叫王成的战友,看到这个情况后,他就用自己的身体引着炸弹的导火线,冲进敌军的车底下,把敌军的那个大机关枪连车带枪都给炸了,他也英勇牺牲了。”贾老告诉我们,直到现在回想起王成,心里还很不是滋味,而这位战友也成为了他终身难忘的大英雄。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但战士的初心从未动摇过。“大家也害怕和担心,但心中就一个原则——听部队的,听党的。每天都有同班的战友在身边倒下牺牲,我们除了对敌人的仇恨,没有一点想当逃兵,时刻准备着赴死。” 乌云不可能永远遮住太阳,云开雾散终有时。在山洞里被困20多天后,援救部队将贾老他们解救出来,并合力将敌人打退到三八线以外三十多里地。这场战斗结束之后,身为董团长的警务员,贾老又回到了他的身边,继续承担保护董团长的工作。
贾老回忆说,让他最悲伤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是去帮董团长送信。送信的地点,是敌人封锁线的南面。贾老说,“为了能让我安全快速的把指令传达出去,团长把自己的战马给了我。一路都是顺利的。可是,当快到封锁线的时候,我发现,敌人为了不让我们过江,把唯一一条通往对岸的铁轨桥也点着了,这可怎么办?”贾老说,“信不可以不送,因为这是命令,但咋过去?”大火在枕木上蔓延着,跳跃着,桥下,就是湍急的江水,不管是人还是马,涉水过江必死无疑。面对着死神的召唤,到底该如何是好?时间就是胜利的关键,作为团长警卫员的贾老深知这个道理。虽然是一名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但牢记着军令如山的铁纪,更没有忘记自己光荣参军时父亲的叮咛:不能忘了共产党对咱的好,咱要做真的能帮助他们的事儿。“就这样,我也来不及多想,横下一条心,拍着我的马,对它说,不要停,使劲跑!跑过去,咱俩就都能活了!”这战马好像能通晓人意,随着贾老的一声令下,跑!战马真的如无所畏惧的战士一般,冲过了死亡火线。“但当跑过去的时候,马腿上的毛都被烧的一根不剩了,再也站不起来了。我就抱着马在那痛哭,那马是我的救命恩人呐!”讲到这里,贾爷爷的声音哽咽了,几度落泪,感染着我们,把我们也带到了残酷的战场上,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战争你死我活的残酷。
虽然战争艰苦,但战士们的斗志从未被湮灭。在这场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在武器装备远远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浴血奋战,和敌人输死拼搏,最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人民军队的一场辉煌胜利!
把酒贺凯旋精神永流传
“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我们终于胜利了!我们做到了,可惜有些战友却看不到了。”对于抗美援朝的胜利,贾老一阵沉默,似乎又陷入了的对战争的回忆里。
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硝烟已经没有了,但作为一名老兵,他久久难忘那段血与火的光荣岁月,但更深深地祝福伟大祖国能永远和平安定。“能从朝鲜战场活着回来,能亲眼看到祖国一天天强大,相比于牺牲的战友,已经足够幸运了。”贾老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但以前的优良传统绝对不能抛弃,要时刻教育后辈懂得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贾老退伍后,转业到天津铁道部工作,并结婚生子。贾老的三个儿子都有着很不错的工作,还有着4个可爱的孙子。贾老经常给儿子、孙子讲起自己的战争经历,并且教育他们,当年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没有看到新中国,没有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我们都看到了,都感受到了,我们要知足。革命传统不能丢,日子好的时候更要记得吃苦的日子。一定要铭记历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取的。聊到这里,贾老欣慰地感叹,能在和平年代,在荣军院享受政府的优待政策,真的是太幸福了,他十分感谢党和国家提供的优厚待遇和荣军院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
英雄虽老迈,精神当永存!我们的影像与文字讲述着当年一桩桩真实的铁血事迹。老兵们更身临现场,亲身讲述自己的战斗故事。他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虽已老迈,但是眼睛里却仍旧神采奕奕。
采访虽然告一段落,但贾老的话以及他脸上灿烂的笑容,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我们询问着,寻找着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明白更多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的真谛。你可曾想到,我们幸福生活源于他们在战争中的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生命,守住了初心,担起了使命,保卫了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一切。本次采访老兵、看望英雄,聆听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国立功的感人战斗故事,激发了我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的报恩之心。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虽然可能做不到贾爷爷他们这样用生命来诠释爱国之心,但是我们也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为党奉献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